11月7日,我校艺术学院邀请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生导师刘德龙先生来我校长清校区举办“齐鲁之帮的文化民俗与非遗”学术讲座。同时还特别邀请了6位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我校副校长杨西国,图书馆馆长马秀萍,科研处处长赵耀培,艺术学院院长戴丕昌、副院长原兴照,以及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和全校近千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刘德龙先生在中国民俗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齐鲁民俗文化的渊源、形成和发展,齐鲁之邦的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化名人等。
讲座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吕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戏剧梅花奖得主、高静女士与青岛市吕剧院表演艺术家高宁女士合作表演了吕剧《姊妹易家》、《李二嫂改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戏剧梅花奖得主陈媛女士表演了柳子戏《白兔记》;济南市曲艺团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传承人,曲艺牡丹奖得主姚忠贤先生、杨珀女士表演了山东琴书《吃年糕》;泰山单人皮影表演艺术家,山东竹板快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正安先生表演了皮影戏《石敢当打狼》、《江南style》。刘主席的学术讲座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喝彩。
讲座结束后,杨西国副校长为刘德龙先生和6位表演艺术家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
本次讲座为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齐鲁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契机,让大家亲身感受到齐鲁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校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