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庆祝第十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暨山东管理学院非遗教学成果汇报在校内广场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明勇,山东艺术研究院非遗研究所所长郭学东,济南市长清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世君,长清区驻地有关领导,以及学院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本次活动既是非遗项目的普及与民族瑰宝的传递,又是学校创新教学成果的全面展示。柳子戏、琴书、皮影戏、杂技等节目精彩纷呈,来自山东省柳子剧团、济南市艺术学校、我校艺术学院的演员们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起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瑰丽神奇、美轮美奂的传统艺术视觉盛宴。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我国在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所做的一种有益探索。我校自2012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授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要场所,我校在非遗项目传习、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古琴演奏等非遗项目已正式进入课堂,吸引了众多非遗传承人进入学院,为师生传授技艺,同时通过名家驻校确立了“艺术大家谈”学术品牌,构筑了面向大众、多学科发展的美育艺术沙龙。学校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索,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了高校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协同发展。


学校将秉承“明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践行社会责任,不断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稿:艺术学院 编辑: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