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举行。我校劳动关系学院组织两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资方代表队获全国一等奖、劳方代表队获全国二等奖,学生李娅淑、肖凤婷、韩浩然获最佳谈判员一等奖,指导教师赵抗抗、窦博如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山东管理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本届大赛聚焦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治理,首创AI裁判赋能竞赛评判。大赛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国特色集体协商机制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彰显了与时俱进、服务国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战略目标的使命担当。本届大赛共有全国30所高校、60余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共300余人,来自政府及高校、工会、企业等系统的12位资深专家参与现场评判和点评。
自大赛启动以来,劳动关系学院认真筹划,通过组织校赛进行精心选拔,组建协商团队,积极开展赛前训练。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法律法规,反复模拟协商场景,预判谈判焦点,打磨协商策略。此次参赛搭建了“以辩促学,以赛践知”的实践平台,将课堂理论与现实劳动问题深度结合。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依托高水平赛事,培养更多具备法治思维、协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力量。
(图文\窦博如 来源\劳动关系学院 供稿审核\李丽娜 编辑\祝瑞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