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xinwenzhongxin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孔令科工作室赋能地方文化创新

发表于: 2025-11-03

11月1日,由山东管理学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济南非遗高校联盟、山东管理学院孔令科工作室、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非遗传承与地方赋能研讨会暨孔令科工作室非遗精品展”在我校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孙琪、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曲晓妮、济南市文化馆副馆长付伟安出席活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驻济高校专家、非遗传承人代表、文创企业负责人、媒体记者和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22位非遗传承人获颁“山东管理学院特聘教师”证书,多个传承人工坊和空间被授予“山东管理学院非遗传承基地”牌匾,标志着非遗传承人与高校合作进入制度化新阶段。孔令科工作室作为学校非遗教科研平台,践行“活态传承、融合发展”理念,通过“高校+政府+传承人+企业”协同模式,深度融合田野调查、文创研发与课堂教学,构建起“教学-科研-传承-创新”一体化机制。师生在文创大赛中屡获佳绩,部分成果已实现市场转化,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学术研讨环节,专家围绕“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培养策略、“五链贯通”融合理念、“非遗+设计”创新模式等非遗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孔令科分享了《雕刻技艺》课程群入选国家级教学资源、《刻瓷技艺》入选教育部推荐印尼课程等案例。

在专题座谈中,非遗传承人分享了“破圈”经验,从“皮影+”创意路径、“老手艺+新设计”到以地域文化角度讲述济南故事,这些一线经验为非遗活化提供了宝贵参考。

展览区集中展示了刻瓷、琉璃雕刻、木雕、锡雕、皮影戏、柳编、社火脸谱等近20项非遗项目。工作室教师与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交流,部分获奖作品体现了传统技艺与创新设计的完美结合。

本次活动既是对非遗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思想的深度碰撞。作为济南非遗高校联盟核心成员,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机制,孔令科工作室将积极拓展“非遗+旅游”“非遗+科技”等融合路径,推动非遗在校园扎根、在城市绽放,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教务处 供稿审核\李全海 编辑\祝瑞 王婷婷)

上一条:首届山东省职工数字信息职业技能竞赛在山东管理学院举办

下一条:魏勇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关闭


新浪微博

山东管理学院

历城校区: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60号    邮编:250100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区丁香路3500号  邮编:250357

鲁ICP备05015382号-2  版权所有:山东管理学院

Copyright www.sd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一扫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切换手机版

学校接诉即办系统